<strong id="qia28"></strong>
  • <sup id="qia28"></sup>
  • <dd id="qia28"><input id="qia28"></input></dd>
  • 當前日期時間
    當前時間:
    電話:0572-2756103
    傳真:0572-2756015
    Q Q:44667922(銷售咨詢)
    郵箱:sgf5024@163.com
     
    新能源汽車行業是被保護還是迎挑戰
    作者:管理員    發布于:2017-11-13 17:15:14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          8月19日,寶馬發布官方消息稱,純電動寶馬i3在深圳獲批使用新能源車牌照,這意味 著寶馬i3將享受單獨搖號的權利。寶馬i3并非首例,今年3月特斯拉已經首先獲得該地區新能源牌照;特斯拉、寶馬i3已經先后在上海獲得了免費牌照的資 格。這一情況會不會在全國范圍內蔓延?
      筆者在和業內人士、車企的溝通中,大部分人士對放開新能源汽車的牌照持反對意見,但也有一些專家認為,一味的保護并不能增強國內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競爭力。
      不可否認,進口新能源汽車牌照的放開會對國內自主品質帶來沖擊,但挑戰未必都是壞事。在政策羽翼的長期保護下,國內自主品質真的能夠成長嗎?有的企業會不會躺在政策保護下“睡大覺”不思進取?
      鼓勵和保護不是完全一致的,鼓勵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應該是推動、競爭壓力兩者并存:推動當然是財政補貼、政 策支持等;競爭壓力則是適度引入外部競爭,有利于提高國內產業的技術水平,學習先進經驗。保護則是摒棄所有外來競爭壓力,財政補助不設上限,政策優待持續 加碼……
      也許進口汽車長期積累下的品質影響力短期內我們確實無法撼動,但國外先進的設計理念和技術卻是國內企業可以吸收學習的。適度的引入國外競爭或許會加速國內企業的吸收學習速度。
      對于國內企業來講,要充分認識到政策保護、財政扶持不會長期存在,直面市場競爭是生存發展中不可回避的問題。
      對于國家政府部門來講,如何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?保護和引入競爭的尺度在哪里?如何鼓勵真正想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有所建樹的企業?摒除利用國家優惠政策投機的企業,是接下來國家政策必須要考慮到的問題。
      如果新能源汽車產業不能斷奶,那么國家扶持出的將不是一個帶來轉型升級的新興產業,只會培養出一個羸弱的嬰兒。
    當前位置

    版權所有(C)2009-2017 湖州龍浩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  浙ICP備11029189號  網站設計浙江七米   七米商機網 

    地址:浙江省湖州市經濟開發區西鳳路618號  電話:0572-2756103  傳真:0572-2756015  郵箱:sgf5024@163.com

    浙 ICP備11029189號-1 国产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不卡_国产精品视频二区不卡_后进大屁股人妻在线视频_飘花电影院午夜无码不卡
    <strong id="qia28"></strong>
  • <sup id="qia28"></sup>
  • <dd id="qia28"><input id="qia28"></input></dd>